iPhone电影《过五关》的背后

17:48

重播

播放

00:00

/

00:00

正在直播

00:00

进入全屏

50

   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

    《过五关》完整版(17:48)

    用手机拍电影,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。

    2011年,美国电影制作人Hooman Khalili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拍出了全球首部长篇电影。电影名为《Olive》,耗资50万美元,完全通过诺基亚N8拍摄,主演是曾经获得过金球奖的女影星Gena Rowlands。而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,有导演尝试使用iPhone来拍摄电影,导演肖恩贝克的《橘色》成为全球第一部用iPhone5s拍摄的电影长片,影片在2015年圣丹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。

    手机厂商当然也乐见这样的风潮,并相继作为一种宣传手段,鼓励和支持导演们使用他们的手机来创作电影。华为连续三年联合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发起“华为影像·金鸡手机电影计划”,vivo也同样三度携手FIRST影展开启超短片大赛。Apple的做法则有点不同,从2018年邀请陈可辛导演用当时刚刚上市的iPhoneX拍摄微电影《三分钟》开始,每到年末,邀请著名导演用iPhone拍一部跟“中国年”有关的短片,已经成为一种苹果特有的“过年”方式。

    今年,Apple上线的这部微电影叫做《过五关》,全片长度接近18分钟,是苹果历年来最长的一部,导演是年轻导演鹏飞。鹏飞虽然名气比不上之前的导演,但这一部《过五关》却被很多网友认为是最近几年的苹果微电影里最好的一部。

    导演鹏飞分享创作经验

    iPhone能怎样拍电影

    在电影开始之前有一行小字:“使用额外设备及软件,经专业剪辑。”鹏飞表示,他确实使用了与正常拍电影并无二致的灯光组,也使用了专业的摇臂、导轨和云台,以及专业的剪辑,但是与早期的iPhone电影所不同的是,这次全程并没有使用外接镜头和增强影像表现的改装,最终呈现的所有画面还是由iPhone 14 Pro自己的镜头所拍摄的。

    而细心的观众也能够发现,最终电影的部分画面确实还是有一些iPhone拍摄的痕迹,比如由于镜头镀膜产生的炫光,网上俗称的“鬼影”,在有的场景里还是可以找到。鹏飞表示,这也是他第一次用iPhone来创作电影,手机这个设备作为拍摄手段,与专业摄影机比起来确实有不少缺憾:“除了画质上的区别,另外iPhone的可用焦段范围还是比较小,拍摄时确实会带来一些限制。”

    但是,用手机作为主要拍摄工具,却也提供了一些惊喜。

    比如,在一个镜头中,导演将手机固定在演员的身上,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拍摄出对手戏演员的表情;在另一个镜头中,手机被固定在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上,镜头随刀的舞动而旋转;而在表现舞台场景时,可以在舞台的前方和角落设置多台iPhone进行拍摄而不会“穿帮”,这也是传统的专业摄影机所无法做到的。

    鹏飞表示,带给他最大惊喜的,还是iPhone的电影模式。在电影模式下,可以在浅景深下自动锁定多名人物的脸部,并且随时切换焦点,达到“背景虚化,焦点随人物变化”的电影效果。即使在拍摄时焦点选择不理想,也可以在后期剪辑时再次调整焦点,这也为创作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。

    电影模式下,可以流畅切换人物焦点

    此外,运动模式也是拍摄中经常被使用到的。在一些跟随的长镜头中,在运动模式下即使不依托导轨,手持跟拍也可以保持画面稳定,这在一些无法布置导轨的狭窄、复杂场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
    “辞行者光明磊落,送行者也要磊落光明”

    除了技术手段之外,电影的剧情和精神内核或许才是《过五关》得以高评价的真正原因。在18分钟内,电影讲述了一个没落的京剧团,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和挤压所面临的生存危机,以及京剧演员们在这种环境下的坚持。片名“过五关”来自京剧红生戏的传统剧目,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,但这个故事之所以脍炙人口,经久不衰,核心还是其所表现的精神。

    剧中主角所扮演的关公

    鹏飞表示,之所以选择京剧题材,与他的童年相关。他从小就在剧团长大,母亲就是京剧演员,电影里师姐的许多片断,都来自他妈妈的回忆:比如那包歌迷送的腰果,妈妈就曾经当作稀罕玩意,藏起来带回家给他吃。

    在鹏飞的回忆里,京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,其没落的过程也是非常具体的。比如,在他打算拍有关京剧的电影时,曾经找过他妈妈当时剧团的同事。有一位当时的“角儿”,最后是在一间锅炉房里找到的——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普通的烧锅炉的老大爷。鹏飞问:您还能唱吗?大爷清清嗓子,一开腔,依然中气十足。但唱到一半大爷突然停下,众人疑惑间,他忙不迭地铲了一铲子煤,原来是到时候给锅炉加煤了……鹏飞说,在那一瞬间,他心中满是唏嘘和感慨,觉得自己有必要为这种古老的艺术留下点什么。

    在片中,关羽的念白“辞行者光明磊落,送行者也要磊落光明”,我们不妨再次过度解读一下,或许也是表达导演向传统戏曲“辞行”的心态:如果一定要说再见,那也要光明磊落地、好好地说再见。

    如果说,京剧代表了“辞行者”,那么电影会不会是那位“送行者”?

    鹏飞认为,技术手段一直是在向前演进的,艺术和戏剧的表现形式永远会更新,但与人相关的情感、精神内核,或许才是永远能影响我们的东西。如今,手机的出现让“拍电影”这件事变得更加平民化,甚至4K 24 fps标准拍摄的视频,上大屏幕都没问题。在这样全民创作的时代,鹏飞相信中国的传统艺术会找到自己的出路,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和精神,才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珍贵的宝藏。

    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