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电影是怎样营销的?从哪些点切入?

正在写一篇文章,顺便看到这个问题,拷贝文章中的某一段,大概差不离或许可能将就能回答你的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。。。(文章写完了,发在我的微博,链接:

新浪微博登录

或者还可以去虎嗅看:

杜琪峰电影不够大卖,是犯了电影工业的什么忌?

声明一下,这个题目是虎嗅的编辑改的,不是我文章的本意)

先总结性吭一声:电影营销的切入点在于如何引发观影期待


具体如下(拷贝于写了一半的文章,请看到的同志本周之内勿外传):

营销学中,早年有一个很简单的公式,用来描述顾客与商品之间的关系,即海英兹?姆?戈得曼(Heinz M Goldmann)的“AIDA”。

这个公式同样可以套用在观众与电影之间,观影期待基本等于那个“D”,也就是欲望(Desire)。但电影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,它无法提前展示全貌,也没办法用实体来表达,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比一般商品感受要更为深刻,所以电影会被归入在了服务业,这个公式也显得过于简单。如果你还有耐性继续看下去的话,请允许我忍不住要将它细化一下。


观影期待的重要性源于电影的消费方式

我们都知道,大部分服务业的项目是先消费后买单,原因是来自于质量的难以预知,电影则无法采取同样的方式,这就给观众带来了更高的选择成本(Choice Cost,简称CC)。而且因为盗版的存在,以及影视作品播放平台的多样化特征,更是抬高了影院观影的机会成本(Opportunity Cost,简称OC)。观众愿意走入影院,观看一部电影,其目的性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明确。

换个方式来说,影院好比一家餐厅,没有专职的厨师,在每一个档期内,是由不同的后厨团队,组合不同的食材,以相似的价格,供应几种不同的套餐。烹饪环节是在影厅内完成,绝对标准化,菜肴的味道则早就配置好,观众们尝到的那一口都差不多。你可以将影院理解为是一家“真功夫“门店,配餐的中央厨房由不同的导演执勤,或许会更为形象一些。

顾客走入影院,需要先交钱之后,才可以按时间的顺序从前菜一直吃到甜点。为了准确的找到符合自己的需要,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提前瞅瞅当班后厨的资料,翻一翻菜单介绍,以及了解一下当天的菜系、食材是否接近自己的口味,最终带有一定的期待进入影厅。

观影期待明确指向特定的心理需求

在相对成熟的电影市场中,分级制度和类型化电影,其实是代表了观影期待的不同版本。它们和星级酒店制度,菜系区别一样,用来形容观众与片方之间,经过长期苟且,所达成的一些默契。指向某些特定心理需求的电影,会在观众心中形成一些可以识别的特征,新上映的电影为了减少风险,在制作和宣传上,也都会向着这些类型特征靠拢,便于唤起观众内心的期待。

在1990年国内翻译出版的那本詹姆斯·莫纳科(James Monaco)的《怎样看电影》中,有这么一句话,“好莱坞类型片中,观众熟悉的基本元素一再被使用,人们的乐趣在于观察那些基本元素在“这一部”影片里将如何表现。“所谓的基本元素,正是那些对应着观众某些心理需求,经常在重复的类型电影套路。顺手捡个例子,最近《惊天危机》在大陆的宣传,不断拿炸白宫说事,明显是蔑视我们在电影中都不敢炸一个县政府大楼。

类型电影在宣传中的各种可识别特征对于观众的价值,有如犹抱琵琶半露的那一面,虽然你很清楚的知道另外半边模样儿差不多,但依然忍不住要看一个全脸的。

观影期待来自于观众的观影经验

为了更为清楚的描述这个部分,我将现今的中国大陆年轻观众与一部电影之间的交互,按时间线简单分成八个阶段,分别是“消息与求证,购票与观影,评价与舆论,传播与记忆”(话外音:终于可以拿出下面这张一直想晒的图了)。



前两项是交互进行的,从筹备期直至宣传期。等到观影完毕,走出影厅,观众与电影的关系才真正的展开。电影上映后一个月以内,在观众周围会形成各种范围不等的舆论,观众会加深或修正对一部电影的理解。观影体验不错和非常差的电影,观众都会乐于传播,但对待后者的心态则更像是报复。随着时间推延,当一部电影的热度散去,它会以抽象的形式,存在于观众的记忆中,直至在未来,被其他的信息所唤醒。

所以观众与电影之间,不仅仅只在观影过程中有交流。电影的类型定位,宣传主题,以及演职人员既往的口碑,还有购票时的便利性,观影时的环境,同行人士的评价,舆论的倾向等等都会影响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理解。这种理解和观众自身的观影体验相结合,又会继续影响他对下一部电影的预判。


顺便上第三张图,是放在后文中的。。。用来解释李安所说的,观众与电影的合约,从另外一个角度也顺便解释了观影期待是咋回事,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分析观影期待的成因。。。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