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上广告投放应该怎么做?

先来看下国家统计局1月8发布的这组数据:

最近几年,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下的消费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线上消费的飞速增长,无数之前单纯依靠线下渠道活得很滋润的企业和商家,大部分死得很惨,还剩一部分在苟延残喘地寻求着转型。这充分应证了那句:消费者在那里,市场就在哪里!

企业要想打开自己的线上渠道,一般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:

1.招聘专业的人员开展线上营销

2.通过线上广告投放,快速打开市场

作为专业的媒介结构,我们自身拥有各类平台大量的kol和koc资源,主要帮助商家和企业进行这方面的广告投放。在接触了许多有线上投广需求的企业后,发现了几个最大的问题:

1.没经验,只是听说kol投放的效果不错所以想尝试下

2.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平台

3.没有一套标准来衡量自己的ROI(投资回报率

所以下面就以kol投放为参照,分享下企业线上投放应该怎么做:

一.明确自己的投放需求

在广告投放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投放的需求是什么,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卖货和增粉,总有一个在路上!你是想做品牌曝光提升自己的知名度,还是单纯想提高销售转化。针对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投放策略,就拿kol投放来说,如果你是想做品牌曝光,那就选择流量明星和头肩部kol,名人自带的光环和影响力对品牌除了曝光外还有一定的正向赋能。如果你是想销售转化,那就选择koc投放,他们的带货能力是最强的。如果都想,那就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来做一个优化组合,最终确定一个最好的投放策略。

二.选择合适的渠道

这是现在一些主流平台适合的投广策略及特点:

在kol投放时有个最基本的原则,那就是: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,一般都是多个kol或koc搭配投放,同样我们在选择渠道时也是要多个渠道协同作战的,特别是前期投放时,可以先多个测试,然后挑两到三个效果最好的作为长期选择。为何要这样做呢?因为大部分广告是做不到让人一次就记住的,只有靠重复了。试想一个用户如果在抖音刷到你的广告,可能只是有一点印象,接着去微博又刷到你,是不是印象就更深了,不同平台和不同kol那里重复看到,就会给他一种:怎么哪儿都有你?的感觉,想忘记都难,效果自然也就有了。

三.做好流量的承接

见过许多的企业和商家,无论是自己的需求还是平台的选择都做得很好,广告效果也非常棒,但是却忽略了流量承接工作,导致大部分的流量和资源被白白浪费掉。什么是流量承接?要么就是卖货,要么就是圈人。如果是卖货:你的销售渠道是否畅通?你的客户能否有能力处理大量涌入的客户?你的下单购买途径是否简单易操作?等等,。每一步都会直接影响最终效果,所以都需要考虑好。如果是圈人:以何种方式来圈?人来了如何互动?怎样让对方有参与感?针对他们会提出的问题如何解答?等。。也是需要精心设计好的,总之就是要把人留住,留住了才会产生后面的一系列反应。

四.复盘与反馈

广告投放不是拍脑子的决定,数据会说话,所以只有经过不断的汇总与复盘,从而不断更新和迭代自己的内容与投放策略,才能避踩更多坑,找到最佳的投放之路。

正确的分析很重要,还拿kol投放来举例:

许多品牌认为所谓的种草和带货就是看销量,但是大部分用户的转化路径都是遵循AISAS(认知-兴趣-搜索-购买-分享/复购)漏斗模型,除了头部的KOL,大多数中要腰部以下的kol都很少能做到推广一次,就能为品牌带来效果甚至提升销量。投放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前期的铺垫会为后期带来巨大爆发。

所以我们分析KOL投放推广时,可能没直接带来明显的销量,但如果发现产品或是品牌在社交平台的讨论量、在电商平台和百度上的搜索指数、店铺访问量、收藏量和官方社交平台粉丝量这些指标都增加了,这也算是带货、带品牌的一种,衡量的是多方指标综合的叠加效应

五.几点建议

1.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,寻找一些优秀的广告公司或者第三方机构合作,往往比自己瞎摸索成本更低,效果更好,最关键的节省了时间和精力,提升产品和服务。

2.广告不用自己投,但要有一套自己的ROI评测标准。

3.线下渠道同样不容忽视,特别是对于有区域性限制的商家来说,梯广,公交,路牌等形式的线下广告也是很有效果的。

以上便是关于商家线上投广的一些方法和建议

内容也会随着认知和平台的变化而不断在这更新

所以记得点赞收藏哦,也欢迎评论或者私信交流

相关资讯